地黄 发表于 2008-2-29 16:57:00

头皮肿块(结果已公布)

女,35岁,因发现头皮肿块10年,肿块增大2年就诊。头部X线示头颅诸骨未见骨质异常。术中见肿块位于顶枕交界处,约3x3cm大小,色红,质韧,周围边界清楚,无压痛。头皮肿块:炎性肉芽组织?巨检:带皮组织一块,5x3.2x1.5cm,皮肤表面附少量毛发,皮肤中央见1x2x2cm大小的区域隆起,切面灰白灰黄,实性。
[ 本帖最后由 pathology 于 2008-3-6 09:48 编辑 ]
此附件已经损坏等待作者修复

呼吸不太顺 发表于 2008-2-29 18:22:00

增生性外毛根鞘瘤

地黄 发表于 2008-2-29 20:50:00

查到一条有关的资料:
“增生性外毛根鞘瘤的病理改变:
(1) 肿瘤组织境界清楚;
(2)为大小不一、形态不一的鳞状上皮团块,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,外有玻璃样膜;(3) 肿瘤上皮团块内可发生囊腔,内有无定形角质;
(4)肿瘤细胞有程度不同的异型性,可出现鳞状涡。

疾病描述
增生性外毛根鞘瘤又称增生性毛发囊肿,增生性毛囊囊肿,增生性峡部-退化期肿瘤,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及头皮毛发肿瘤。

症状体征
本病常见于60岁以上的妇女,主要发生于头皮,也见于背部。损害初为皮下结节,渐增大,直径为0.4~1 cm,可形成斑块,高出皮面或呈分叶状。有时破溃而酷似鳞状细胞癌,通常单发,偶有2个皮损。如有迅速增大,表明恶变,可引起区域性转移。可称之为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。

病理生理
   此瘤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,边界清楚,可与表皮相连,呈分叶状、实质性、囊状或蜂窝状。肿瘤由外毛根鞘细胞组成,周边基底样细胞呈栅状排列。外周为PAS阳性的增厚玻璃膜,肿瘤团块中央可形成囊腔,内含无定型角质及小的钙化灶。有时瘤团内可见鳞状旋涡、表皮样角化及角珠。瘤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异型及个别角化。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的细胞异型明显,可侵入周围组织。

诊断检查
诊断需结合临床及病理改变。主要与鳞状细胞癌相鉴别。后者无外毛根鞘角化,角化过程为逐渐性,而此瘤边界清楚,角化突然。也应注意与外毛根鞘癌鉴别,后者细胞异型明显。
治疗方案:手术切除。
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十分罕见,患处多见于60岁以上妇女的头皮,也可发生于背部等处。一般是在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的结节基础上迅速增大,发生恶变,可引起区域或全身性转移。治疗应首选手术、放疗,晚期病人可考虑化疗。”
本例对照上述描述,还是比较符合增生性外毛根鞘瘤。
但是本例还有这几个特点:病人比较年轻。肿块较大,2x2x1cm。部分区域核分裂像较多。但是没有病理性核分裂相,细胞异型性不大,癌还是不够。
我的意见是在增生性外毛根鞘瘤的诊断后面,再加一句,部分细胞生长活跃,随访。
[ 本帖最后由 flyinjj 于 2008-2-29 20:59 编辑 ]

三个水 发表于 2008-3-5 19:18:00

诊断:增生性外毛根鞘瘤,灶性钙化
增生性外毛根鞘瘤;
1、肿块无包膜但界限清楚,呈分叶状。
2、肿瘤细胞大多为胞浆较宽、排列紧密的棘细胞或基底细胞样细胞,细胞之间无明显细胞间桥。
3、细胞团或巢中央常形成明显角化或角化囊,棘细胞过渡到角化无颗粒层。
4、细胞丰实,有轻度异型,不规则细胞团埋于间质中,可有角化珠形成,易于鳞癌混淆。
5、核分裂像较少(<3个/10HPF)。
6、间质较疏松,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及巨细胞反应或异物肉芽肿反应,后者是良性的主要指征。
与分化型鳞癌鉴别:1)无表皮浸润破坏。2)有明显边界,呈推进或膨胀性生长。3)无明显胶原化间质反应。4)上皮团内有角化性腔隙。5)虽细胞丰富,但无明显异型性及分裂活跃。6)间质中有异物巨细胞反应或异物肉芽肿形成。

医者 发表于 2022-7-30 23:11:00

良性还是恶性啊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头皮肿块(结果已公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