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方一两,换算成现代方剂应该是15克还是5克?
李时珍说,仲景时代的汉朝,一两大致相当于明朝1钱,也就是大约3克。六十年代找到汉朝的砝码,1两等于15.6克。
李可就按此换算。
但是刘渡舟说,张仲景的方子开的是三剂的分量(一般服用三天),因此对于今天的一剂来说,仲景的1两在现代的一剂中应该是5克。
刘渡舟说张仲景的方子开的是三剂的分量的依据何在?有谁能给个链接?
找到了,不是刘渡舟说的,是郝万山说的。原话如下:
对大青龙汤来说,它的剂量是几次的治疗量呢?我们看服法,“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取微似汗”,是三次治疗量,吃了一次以后,出了汗,后面的药就不要吃了,这样的话,麻黄用了六两,一次的量是多少呢?30 克,麻黄一次的量是30 克,桂枝用了二两,一次的量是10 克,甘草二两,一次的量是10 克 30g的麻黄你开过吗?我曾经开过15的麻黄,病人吃了后有副作用的。
药量、煎法、服法都要按经方。 回复 4# zsq933106
经方的应用,注意药物比例才是王道,只看到药量,煎煮工艺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古今区别呢?
伤寒论教材附录上有一种说法唐代 本草载药称的一两相当普通一两的一半,即15.6克的一半,我用这个剂量开芍药甘草汤正好每味30克,效果很好 一两15g,jt叔叔教程
一两15克应该没错,具体一服的剂量还要看一剂服几次,伤寒里有顿服的,分二次服的,也有三次五次服的,也有不比必尽剂的。 一两=15g;一两折算5g;一两折算3g。都是对的。如果你开一剂,嘱服患者分温三服,那么按15g算;如果你开一剂,嘱服患者煎两次,分温二服,那么按5g或3g折算都行。病轻者按3g;病重按5g。或者药味多就按3g,药味少就按5g。 实践得真知
页:
[1]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