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有没有人质疑过高骨定关的说法?
虽然这个是主流说法,说是掌后高骨定关,然后余指顺势布下,可是这样布指的话,据我的观察,有很多的人把不到寸脉,或者寸脉极弱,这些患者中还包括年轻人,不仅仅是老人,并且有大部分都是来看感冒或者咽喉炎之类的小病,没有很明显的阳虚,并且有的关脉及尺脉还挺有力,这样就使我对这个掌后高骨定关产生怀疑,而且脉经中也说了从鱼际至高骨,却行一寸,其名曰寸口,这不就是说掌后的高骨其实定的是寸而不是关?而且临床上高骨的长短也有差别,按课本所说,高骨指的是桡骨茎突,可是这样有的人这个部分到腕横纹的距离非常小,这样寸就要往鱼际上移,岂不是更把不到脉?所以我觉得,高骨应该是定寸。请大家批评指正。 人迎和趺阳怎么定位? 本帖最后由 huangshifu 于 2014-6-2 20:55 编辑
就自身而言,高骨定关应该还是合适的,但医者的手指宽度与患者寸关尺三部大小不一定匹配,应该可以根据患者肥瘦高矮适当调整,不必拘泥。但我见过我校一位东北籍的老师(教生理的,大忽悠)诊脉时都是在高骨处作为寸脉,这样结果是很多人应该都把不到尺脉,岂非人人肾虚?所以可推测他压根不会把脉,纯属摆样子。经验体会,适当调整就行了,而且指腹比指尖敏感,有些有指尖把不到的脉,略用指腹推寻一下就能感觉到而且脉象不弱,若非反复体会,真有可能出现较大误差。
huangshifu 发表于 2014-6-2 20:54
就自身而言,高骨定关应该还是合适的,但医者的手指宽度与患者寸关尺三部大小不一定匹配,应该可以根据患者 ...
也只能高骨定关了,我也试验了一下,高骨定寸确实也不行,尺脉把不到了。难道说手指灵敏度还要后天训练?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脉学的修炼法,就候水,候木,候空气等等,不知这个是不是锻炼灵敏度的方法?
龙木重羽 发表于 2014-6-2 22:38
也只能高骨定关了,我也试验了一下,高骨定寸确实也不行,尺脉把不到了。难道说手指灵敏度还要后天训练? ...
灵敏度确实有训练方法,但指腹比指尖敏感是天生的,教材也之处用指腹脉诊。
至于其他风、水等等的训练,我个人没试过。比一般脉诊高明的是感应,包括通过脉诊感应患者的病情,还有体感,最后是直觉的感知患者整体病情。但实事求是的说,这已经属于气功诊病范畴的技术,一般人心太乱,做不到,包括我也是。
一般把普通脉诊做好,专心去体会分析就可以了,至于感应、感知则需要松、静、诚的训练。
huangshifu 发表于 2014-6-4 13:28
灵敏度确实有训练方法,但指腹比指尖敏感是天生的,教材也之处用指腹脉诊。
至于其他风、水等等的训练, ...
恩,是啊,这个训练有难度,不过我现在发现确实如书本所说,有些脉要推,也不算推,我用指尖到指腹反复的推寻,是可以找到寸脉的踪迹。不过不知道各个指节的灵敏度是否也不同?我的就是中指比食指灵敏些。
洪旭中 发表于 2014-5-31 00:16
人迎和趺阳怎么定位?
呃,这个我不常用,没仔细研究,关于脉学的水平一般般
龙木重羽 发表于 2014-6-4 13:48
恩,是啊,这个训练有难度,不过我现在发现确实如书本所说,有些脉要推,也不算推,我用指尖到指腹反复的 ...
手指以及手掌的灵敏度与先天有关,但后天的劳作例如磨破皮、干活摸出老茧、搞推拿等等肯定也会降低敏感度。
每个手指敏感度应该也略有差异,但应该不会太大,我个人感觉主要是指尖敏感度确实不如指腹,而且前辈们说的反复推寻确实有道理,有时候不是没脉,是我们没摸到而已,这样容易出错。
huangshifu 发表于 2014-6-4 13:53
手指以及手掌的灵敏度与先天有关,但后天的劳作例如磨破皮、干活摸出老茧、搞推拿等等肯定也会降低敏感度 ...
恩,同意,我找到过一个资料,如果能够使某个手指的灵活度提高,那么会**强化大脑的相应部位,从而使该手指的触觉提到一定的提高,据说钢琴家的触觉也得不错,比常人好。所以我现在有空就做做手指操什么的。
脉诊部位是古人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。重复古人脉诊部位的实验可以肯定古人的定位是正确的,只不过不太完全面已(还可以往后延续两个诊区用以诊断三焦经、心包经、任脉和督脉。参见《解密中医绝招》附图)。对于距离短的病人可以让病人的手过伸(用脉枕)。实在不行也只好一指定三关(小儿诊脉的方法)。
页:
[1]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