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丁甘仁医案的粗浅的认识2
这是丁甘仁先生的第二个医案孔左 外邪袭于太阳,湿滞内阻中焦,孔左 外邪袭于太阳,湿滞内阻中焦,有汗恶风不解,遍体酸疼,胸闷泛恶,腹内作胀。宜疏邪解肌,化滞畅中。
川桂枝(八分) 仙半夏(二钱) 炒枳壳(一钱) 白蔻仁(八分) 炒赤芍(一钱五分) 陈广皮(一钱)大腹皮(二钱) 六神曲(三钱) 紫苏梗(一钱五分) 苦桔梗(一钱) 赤苓(三钱) 制川朴(一钱) 生姜(二片),
这个病机并不难,外感风寒,内伤湿滞。而且湿滞中焦还很重,另外不可忽视的地方时;有汗恶风不解。
看到这个证,让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局方《藿香正气散》。丁先生也确实沿用了该思路,但不是原方,或者说不能再叫藿香正气散了,因为君药藿香换掉了,方子自然就易主了。
分析一下这个方,分两组来看;
第一组:桂枝,炒赤芍,苦桔梗, 生姜。这一组很明显外散风寒以解表,去外患。因患者有汗恶风不解,所以就用桂枝,炒赤芍换掉了发散强烈的藿香。疑问也就出来了,桂枝应该配白芍为何换成了赤芍?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原因:第一,白芍虽称不上是恋邪,但毕竟酸收,对于外寒内湿的祛除,多少会有些不利。第二,赤芍与白芍同科同属,性味多少会有些相似,和桂枝搭配多少也会有些和的作用;赤芍本不甚寒,而且此处用炒,又缓和了一些,但仍然可以对桂枝的温性加以制约,同时桂枝少了酸收的制约,散寒解表作用更强。
第二组,仙半夏, 陈广皮, 赤苓,制川朴,大腹皮, 炒枳壳,六神曲, 紫苏梗, 白蔻仁。这一组主要是祛湿化滞,解内忧。半夏,陈皮,茯苓二陈汤的基本结构。厚朴,大腹皮行气化湿,畅中行滞;枳壳,神曲,苏梗和胃行滞,把原方的苏叶换成苏梗,也说明内部矛盾是大于外部矛盾的,更能看出老先生的用药灵活。白蔻仁一为化湿一为止呕,是员悍将,用在这里是非常恰当的。
到这里似乎可以圆满了,但仍然有不解;
为什么没有用《藿香正气散》的原方?
我觉得关键一点就是;患者有汗恶风不解,这是明显的太阳中风证。这就与《藿香正气散》的辨证要点有很大出入了!
由此可见,丁甘仁老先生临证观察入微,临方不拘一格,一代名医绝非虚传!
可以看看薛生白的 湿热病篇。桂枝,赤芍,生姜,完全可以不用嘛!! 丁甘仁老先生临证观察入微,一代名医也! 丁先生不愧是名医 这是典型的温病和温病的治法,外邪也不一定就是风寒之邪,谈不上太阳中风,扯不到一块,藿香正气散是宋朝的方子,那时候还没有温病学派,丁老开方子时也不一定脑子里就装着藿香正气散,成方示人规矩,临证运用随机化裁,有定法而无定方 患者有汗恶风不解,这是明显的太阳中风证。这就与《藿香正气散》的辨证要点有很大出入了!精辟啊。是其证用其方。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