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浓度夫西地酸钠外渗致组织坏死2例
病例一:王某,男,6岁,25千克,河南省汝南县城关人。患儿因患“肺炎”在某县某医院住院治疗,静脉输注夫西地酸钠(50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,2次/天)时药物反复外渗,皮肤逐渐溃破,红肿明显入科。专科情况:皮肤溃破后第13天。创面分布于双足(右足皮肤创面位于足背,面积约5 m×8 m),左足皮肤创面位于内踝处,散在点片状,面积0.5 cm×0.5 cm-2 cm×2 cm,总面积2%。
创面腐皮剥脱,基底苍白,干燥,较周围凹陷,痛觉消失;双足显著肿胀,色紫红,创周有明显炎症反应,感染重,但足趾末梢温暖、毛细血管充盈试验正常。
诊断:1、双足皮肤溃疡2%,IV度。2、感染。
患儿入院后给予抗炎、卧床、抬高患肢、创面换药等方法治疗3天,因红肿消退不明显,行扩刨手术处理,见右足创面和创周皮下脂肪干瘪坏死,足背静脉栓塞,内踝处大隐静脉也栓塞,去除坏死组织,范围(外侧:足底与足背交界线,内侧:第1跖骨线,远侧:跖趾关节,近端:踩横纹),深至深筋膜,见趾长肌腱苍白,干燥,无生机坏死,暂保留并应用负压引流装置(VSD)1周,肉芽形成,给予全厚皮片植皮手术,术后12天皮片成活好拆线痊愈,术后2月(见照片),功能较好。
病例二:周某,男,5个月,5千克,河南省平玉县婴儿。患儿因患“肺炎”在某县医院住院治疗,静脉输注夫西地酸钠(30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,2次/天)时药物外渗后,右足皮肤逐渐溃破,肿胀明显,色紫红,住我科治疗。
专科情况:创面分布于右足背,面积约5 cm×6 cm大小,创面破溃,中心发白,有小量渗液,周边红肿,痛觉迟钝;右足显著肿胀,色紫红。
诊断:右足背皮肤溃疡。
患儿入院后给予同样处理,第3天行扩创手术,术后换药、输液等处理,于21天肉芽形成,行全厚皮移植手术,术后皮片成活良好,12天拆线愈合。
发病特点:两例患儿均在同一医院同一科室、同一时期住院,应用同一种药物、同一部位、相似的药物浓度、连续外渗,致输液部位严重的皮肤及软组织坏伤。
总结:
1.药物方面:
其它名称:奥络、夫司名、富西酸、褐霉素、褐霉酸、立思丁、梭链孢酸、甾酸霉素、Fucidin,等;规格:粉针剂(钠盐)500 mg:用法用量:本药粉针剂500 mg需先用10 ml缓冲液溶解,再用生理盐水或5%葡萄糖稀释至250 ml-500 ml,缓慢滴注至血流良好,血管直径较大的静脉或中心静脉血管(不应少于2小时-4小时);小儿:20mg/kg/天,分3次静滴,浓度同成人;给药条件:未经稀释的本药溶液不得直接静注,为避免组织损伤,本药不得肌注和皮下注射;不良反应:静脉给药致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痉挛。
2.治疗过程:
两例患儿均是应用夫西地酸钠,但用药量大,药物浓度大,并有药物反复外渗至组织间隙内,致大量组织坏死。输液的内踝处大隐静脉也发生了静脉炎,并栓塞。
3.发病后在我中心治疗情况:
患儿入院后给予抗菌消炎、抬高患肢、在全麻下行“扩创、负压引流培养肉芽、植皮等“治疗,皮片成活好,治疗顺利,痊愈出院。
4.结论:
临床上应用药物一定要按说明书,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的抗菌谱、用法用量、不良反应,作为一名临床医生,使用某种药物之前一定要熟知药物的这些内容。否则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。
来源:第二十二届全军烧伤外科专业学术会议
这种药物在说明书上写的很清楚,500毫克加入250~500毫升的5%葡萄糖或者0.9%的氯化钠注射液中静点,时间为2~4小时。用药一定要注意,药物用量,浓度,滴速以及药物配伍。
经验之谈,值得借鉴,感谢老师分享! 素问炙甘草 发表于 2016-3-30 09:21
经验之谈,值得借鉴,感谢老师分享!
用药一定要谨慎。
不少药物渗漏到组织间隙都可能造成组织坏死,比如一些血管活性药物,甚至甘露醇 夫西地酸钠引起血栓阻塞,然后坏死
夫西地酸钠,抗菌原理抑制蛋白质合成,对格兰阳性菌效果佳,与青霉素类药物无交叉过敏反应,滴注时间2-4小时,外渗可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的并发症!学习了 看来静脉滴注完用空糖空盐冲管是有必要的~ 学习了,很好的病例说明, 教训,吸取他人的教训,丰富自己的经验,避免重蹈覆辙。
页:
[1]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