颈椎啊颈椎 发表于 2016-10-29 15:51:00

近读一医案有些不解,特发上来求教一下

孟某,男,68岁。有20余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,4年来每年从9月至次年3月间常常咳嗽,咯痰,伴有气喘,胸闷,曾服用中西药,但未能有效控制病情。刻诊:咳嗽,气喘,痰稠色白,五心烦热,盗汗,头晕目眩,大便干结,舌红少苔,脉浮。辨为肺寒阴虚证,治当温肺散寒,养阴生津,给予麻黄汤与桂枝增液汤合方加味,麻黄10g,杏仁15g,桂枝10g,白芍10g,生姜10g,炙甘草6g,大枣12枚,生地黄18g,大黄3g,麦冬18g,玄参18g,百合15g。12剂,水煎服,每天1剂,每日3服。二诊:咳嗽,气喘均减轻,复以前方12剂。三诊:咳喘基本解除,又以前方12剂。四诊,病情趋于稳定,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,每次6g,每日3服,用药半年,以巩固治疗效果。随访3年,一切尚好。
用方提示:根据咳嗽、气喘、痰稠色白辨为肺寒,再根据五心烦热、盗汗、舌红少苔辨为阴虚,因大便干结辨为虚热内结,以此辨为肺寒阴虚证。方以麻黄汤宣肺散寒,止咳平喘;以桂枝增液汤既能助麻黄汤温肺散寒,又能滋补阴津;加少量大黄既能助滋阴药清热,又能泄热通便。
又,病证既有寒又有阴虚,治寒必用热,用热必伤阴;治阴必用凉,用凉必助寒,所以选方用药稍有疏忽,都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,结合多年临床诊治体会,认为选用麻黄汤与桂枝增液汤合方常常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。
   上述医案的确发人深省,但细读后又有几许不解,一是只根据咳嗽、气喘、痰稠色白就可以辨为肺寒吗?肺寒之痰多色白是不错,但一般皆为清稀之痰,粘稠之痰多为热或者说有寒痰化热之像;二是对于病位的不解,肺内是寒还是阴虚?或者说肺内可以既有阴虚又有寒证吗?这个病位理不清楚,则不能对这个病案好好的理解。如果理解为患者素体阴虚,近又感寒,这样是不是能更好的理解本案呢?

医者 发表于 2016-10-29 21:20:00

等待看看各位高手的分析

tong162305 发表于 2016-11-12 09:16:00

嗯,医案缺少很多信息,这类医案有点像写文章,特别是脉诊,提供的特别不完整。

fangyuyuxi 发表于 2016-11-15 22:19:00

同意楼上老师说法,!!!!

蒲公英 发表于 2016-11-19 01:23:00

20年的老慢支,当然是因为新感诱发宿疾。这患者本就有胸阳不足,所以肺才容易受寒。不然,阴虚体质感寒也转热。而且,久咳,当兼气虚。此案并不完美,只能将就一看。

地黄 发表于 2016-12-5 18:55:00

肺寒为寒邪客肺之意。

呼啦啦 发表于 2016-12-10 09:35:00

病人素日肺阴虚,复受风寒外袭,外寒包住阴虚,这种病症并不少见,尤其是哮喘、鼻炎等病症中,治疗原则当先重散外寒,继而滋阴虚。驱外寒与滋阴同用亦可。但是,此方用药半年值得质疑,肺受外寒,治疗一二十天,至多一月即可消除外寒,哪有散寒散半年的。

医者 发表于 2017-1-4 07:59:00

这个病案可以理解吧,若是清稀白痰,往往不现舌红而应现舌淡苔滑,而就应该考虑痰饮,小青龙证或苓桂术甘

淡淡的蓝天 发表于 2017-5-9 23:30:00

诸液清冷皆属于寒,水液本质清稀透明无色,然寒重成霜,其色已白。

人参 发表于 2017-5-14 00:38:00

久病体虚,痰从热化。辩证是不错。根据楼主的药方:根据咳嗽、气喘、痰稠色白辨为肺寒,再根据五心烦热、盗汗、舌红少苔辨为阴虚,因大便干结辨为虚热内结,以此辨为肺寒阴虚证。方以麻黄汤宣肺散寒,止咳平喘;以桂枝增液汤既能助麻黄汤温肺散寒,又能滋补阴津;加少量大黄既能助滋阴药清热,又能泄热通便。
又,病证既有寒又有阴虚,治寒必用热,用热必伤阴;治阴必用凉,用凉必助寒,所以选方用药稍有疏忽,都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,结合多年临床诊治体会,认为选用麻黄汤与桂枝增液汤合方常常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。
    这样治疗效果一般,疗程较长,我治这样的病症,会用:麻黄6 僵蚕10 麦冬15 瓜蒌皮15 川贝20 黄芩10
马兜铃10 黄芪15.一般3--5剂解决慢支。
页: [1] 2
查看完整版本: 近读一医案有些不解,特发上来求教一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