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经方的世界(随笔集)
写在前面的话我个人认为,探索真理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。需要有好的老师给自己引路,否则,容易走弯路。有些人哪怕读了一辈子,到了晚年才发觉自己读错了而贻害后世。因此,历来是名医少、庸医多。翻开历代医家名著,莫不在慨叹,庸医多,贤医少。
今年九月,我去贵阳参加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的学习,与我大学时的杨硕老师相逢。杨老师相貌清隽,痴迷古方,授课精彩,是当地著名的经方派医家。这次他给我们讲授的是"热敏灸",谈到如何用正确地用好灸法时,他指出,只有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医,才能正确地用好灸法,否则,你光是学习"术",背一大堆小针刀,浮针之类的技术回去,也会用不好的。课后,杨老师送给我一本胡希恕的《伤寒论讲座》,嘱咐我从读懂伤寒论入手,更深入地理解中医。正是这一本书,教我醍醐灌顶。
在看这本书之前,我其实也一直在阅读与伤寒论相关的许多著作,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仍有很多困惑没能解除。而且中医界有些医家有一种倾向,喜欢用繁复的理论去解读伤寒论,你不看还清醒一些,看了后反而悬在玄雾之中。
这一类的作品很多,比如,彭子益的是圆运动中的古中医学。有朋友推荐说这本书极好,可是我却觉得不好.彭子益现在被归于火神派一脉,而火神派又被认为是经方派的支流.但是,我却觉得彭子益的书没有经方派的骨架子。
所谓经方,是指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《伤寒杂病论》(后世分为《伤寒论》及《金匮要略》二书)所记载之方剂。乃是相对于宋、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。其中《伤寒论》载方113首,《金匮要略》载方262首,除去重复的,共计178方,用药151味。经方是"医方之祖",后世中医学家称《伤寒杂病论》为"活人之书"、"方书之祖",赞誉张仲景为"医圣"。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已经方作为母方,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。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"普、简、廉、效"。
理愈明则法愈简,理愈晦则法愈繁,在伤寒论中,经方的主治很明确,对方药的分析也简单明了。经方相当严谨,动一药既换一名,甚至改一量既换一名,主治与功效也发生改变,体现了严格的构效关系,表现出古典朴素的结构美。现在大家写中医病历,最烦的就是,中医辨证论治那一段,基本上是随意推演一气,**,五脏六腑,怎么也能自圆其说。
我们今天去翻伤寒论,有没有这些东西?很少。
基本上就是一组证候群,然后,出现了这些证候群后,该用什么方。
比如:
太阳病,头痛,发热,身疼,腰疼,骨节疼痛,恶风,无汗而喘者,麻黄汤主之。
然后下面就是麻黄汤的用法:
上四味,以水九升,先煮麻黄,减二升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两升半,去滓,温服八合。覆取微似汗,不须饮粥,余如桂枝汤法将息。
仲景的行文就这么简捷,什么样的证候群,用什么方,怎么煎法。没有多少,推演的,自我揣度的,哲学化的东西。今天我们在出现了"太阳病,头痛,发热,身疼,腰疼,骨节疼痛,恶风,无汗而喘者"时用麻黄汤,就有平喘解表的效果,而且,按仲景的煎法,不但可以避免药物中毒,还可以疗效近于最大化。
后世将仲景的文章,推演,附会,取象类比,胡乱联系,把简洁的论述,复杂化,哲学化,思辩化,其实和仲景的法则是背道而驰的。
中医一直有两条路子,实证的路子,或者玄思的路子,后者迷离恍惚,陷进去后一生也走不出来。早期的经方派走的其实是实证的路子,所以后世才不断有人提出回到经方来,其实也是对沉醉于思辩的中医流弊的拔乱反正。
可惜的是,圆运动中的古中医学,走的却是另一条路子。书的前面几章原理篇,是对"园运动"理论的阐述,每一个古方后都附有极为复杂的推演,说明,长篇累赘的叙述中夹插着自己的"二十四节气圆运动"的私货,简直是画蛇添足,失去了伤寒论的简洁之美。作者认为自己找到了通往中医大道的通途,却不料,走错了路。
这样的书还有很多,比如刘力红的《思考中医》。但胡希恕的这本书与它们不同,这本讲座是极好的,他老人家用严肃的考证,有说服力的论述,解决了伤寒论中困绕着我的许多问题。
他正本清源,考证了《伤寒杂病论》是怎么来的。它是怎么来的呢?它取形于《伊尹汤液经》。《伊尹汤液经》其实也不是伊尹写的。它不是一本圣贤之书。它不是某一个人写出来的,而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。这就是正本,说明这部伟大的书,是几千年临床实践的结果。不是神仙也不是外星人作的,而是人的经验的累积。
现在有些谈道的,说玄的,也喜欢往《伤寒杂病论》上扯。可是《伤寒杂病论》恰恰就是一本"避道家之称"的书。张仲景为了"避道家之称",作了多大的工作啊。
"避道家之称"这里有两重意思,首先指张仲景改变了方证名,如小阳旦汤改称桂枝汤、小青龙汤改称麻黄汤等。其次是改道家的理论为经方理论。据《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》记载:"依《神农本草经》及《桐君采药录》,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,以应周天之度,四时八节之经。商有圣相伊尹,撰《汤液经法》三□卷,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也…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,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"。这里要说明的是,六十首方证在《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》有记载,它们是:辨五脏补泻方39首,二旦、六神、大小等汤16首,急救方5首。不论是从方证名称看,还是从语言论述看,《汤液经法》有道家的五行、五脏观念,而《伤寒杂病论》却没有这些观念。例如《汤液经法》中的小泻脾汤,《伤寒杂病论》改称四逆汤;建中补脾汤改称小建中汤;小补脾汤改称理中汤;小补心汤改称栝楼薤白半夏汤;大补心汤改称栝楼薤白桂枝汤…显然,方证名仲景不再沿用具有道家色彩的名称。为什么要去道家色彩呢?就是要去那些玄玄乎乎的东西,让中医学回归于实证。
杨硕老师推荐,胡希恕老先生的书,是一味关键的引药。服后,中医经方的牢固严实厚门,开始朝我稍许打开了几分缝隙。 阳篇
条文一:
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
怎么认识伤寒的三阳,三阴呢?有很多解读的方法,也由此诞生了许多流派。有据易经解的,有据内经解的,有据经络学说解的,各依其说,众说纷纭,观者常看得眼花缭乱,仍不知其所以然。有没有一条路,可以让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呢?我认为是有可能的。
张仲景用三阳,三阴的理论体系解说《汤液经法》中方药的临床运用,不仅仅是空谈理论,而是主要落实在了两个方面。
一方面他仔细描述了,三阳三阴中各个具体方证及其变证的症状,体征;另一方面,他给出了各个方证据体需要用到的方剂和药物。这些症状,体征,方剂,药物,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。通过分析这些症状,体征的特征,琢磨这些方剂,药物的药理,是有可能把握到三阳三阴证的辨证要领的,甚至有可能推理出三阳三阴证的实质。并且由于这些症状,体征,方剂,药物都是实实在在的内容,比如桂枝汤,每个学派看到的方药剂量,运用指针都是一样的,不同于对易经,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。所以由分析具体的症状,体征,方剂,药物,去理解伤寒论,这种方法,我想是学习伤寒论的人走向"共识"的一座桥梁。
那么让我们绕开各种复杂的理论,直接从症状,体征,方剂,药物入手,去走这一段阅读伤寒论之旅吧。
"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",这是太阳证的提纲。什么是提纲呢?提纲就是用很短的话,提炼出太阳证总的特征。
人患病后,人和病痛有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。人得了病,机体要和它搏斗啊。中医把这种搏斗叫做正邪交争。人无论患什么病都会有这么个"正邪交争"的情况。既然有正邪交争,那么人体就会出现很多与平时不同的表现。我们古人无法了解病的本质,但是却可以通过反复细致的临床观察,看到并总结这些"表现"。他们经过几千年的观察,记录,将这些表现概括为六大类别。太阳证就是其中的一个类别。由此我们看出,太阳证不是一种病,而是一组具有相同性质的症候群。
太阳证这组症候群有一个共同的特征。什么特征呢,就是这句提纲挈领的话所指出的"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"。 什么叫"脉浮"呢?我个人认为,"脉浮"与"浮脉"还是有所区别的。脉浮是指部位概念,凡轻取而能诊得的诸脉,不论大小迟数,只要脉位在浮位,皆称为"脉浮"。另一种是指具有严格界定的***脉象。为了对二者加以区分,前者可称为"脉浮",后者乃称为"浮脉"。
先说说"浮脉"。"浮脉"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1995年12月第一版《中医诊断学教材》中的定义是:"轻按即得,重按反减;举之有余,按之不足。"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定义是:"脉位表浅,轻取应指明显,重按则脉力稍减但不空虚的脉象。"
1995年12月第一版《中医诊断学教材》中的定义可以溯源于王叔和的《脉经》。《脉经》中云:"浮脉,举之有余,按之不足。"《濒湖脉学》呢,则用了一组比喻来形容这个"浮脉":"浮脉惟从肉上行,如循榆夹似毛轻,三秋得令知无恙,久病逢之却可惊。"《濒湖脉学》的比喻优美形象,但是失之精确,不好掌握。相对而言,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定义要准确一些。对一个事物的描述,越精确,就容易让人明白。而且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定义中包含了对"芤脉"的排除,排除了"浮大,按之中空,如按葱管"这类的脉象。
了解了"浮脉",再去了解"脉浮",就简单了。什么是"脉浮"呢?就是"脉位表浅,轻取应指明显",它的概念范围比"浮脉"要广,没有另一个限定条件"举之有余,按之不足"。我的理解就是给患者做体格检查时,患者身上的脉比患者身体健康更容易摸到了。当然需要说明的是,这个更容易摸到的脉,尚未"脉来极大,如波涛汹涌",这个脉浮啊,比患者身体健康时的脉象更容易触摸,但是还没有到"脉洪大"的程度。
太阳病纲领中的"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"中的"脉浮"指的就是这个。 借着聊"脉浮"之际,顺便说谈谈中医的脉诊。现在的中医多用的是所谓"独取寸口"的诊法。所谓独取寸口,就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形象,以推测人体生理,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。
为什么要独取寸口呢?大多数人会引用原题秦越人撰《黄帝八十一难》中的一句段话。
《难经》上云:
十二经皆有动脉,独取寸口,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,何谓也?然。寸口者,脉之大会,手太阴之脉动也。人一呼脉行三寸,一吸脉行三寸,呼吸定息,脉行六寸。人一日一夜,凡一万三千五百息,脉行五十度,周于身。漏水下百刻,荣卫行阳二十五度,行阴亦二十五度,为一周也,故五十度,复会于手太阴。寸口者,五藏六府之所终始,故法取于寸口也。
意思是说,这个位置啊,是"手太阴肺经"经过的位置嘛。这个寸口呢,是手太阴肺经原穴的部位。这个原穴,叫太渊穴。手太阴肺经是从哪儿出来的呢?《灵枢·经脉》说:"肺手太阴之脉,起于中焦,下络大肠,还循胃口,上膈属肺。"它下络大肠,还循胃口,所以在太渊穴这个位置可以观察胃气的强弱;又因它上膈属肺,太渊穴是"脉会",脏腑气血皆通过百脉朝会于脉,所以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能反应于寸口脉相。
这是《难经》作者的这么一个推理过程。
这个太渊穴是脉会的说法最早也是这本《难经》说的,见于难经第四十五难。《难经》中的,"难"是"问难"之义,或作"疑难《难经》"解。"经"乃指《内经》,即问难《内经》。这本其实就是作者内经学习笔记。他学习了内经,遇到疑难了,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。比如,为什么要独取寸口啊?他就想这个寸口不就是手太阴肺经的循行路线吗?手太阴肺经不是和胃啊,肺啊,联络得很紧密吗?所以摸这个"寸口"可以知晓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啊。
他是这么想的,他这样的想法有没有道理,是不是定论,且不论。反正他写了书,把他的想法写出来了。后来王叔和的《脉经》把这种想法进一步演绎了。他把这个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啊,分成了三段。摸哪一段,可以摸出那些脏腑的病来。他是这么演绎的:
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
际至高骨,却行一寸,其中名曰寸口。从寸至尺,名曰尺泽,故曰尺寸。寸后尺前名曰关,阳出阴入,以关为界。阳出三分,阴入三分,故曰三阴三阳。阳生于尺动于寸,阴生于寸动于尺。寸主射上焦,出头及皮毛竟手。关主射中焦,腹及腰。尺主射下焦,少腹至足。
后世的锦上添花那就更多了。王叔和、李时珍、张景岳、李中梓诸家的分配都不同。比如,李时珍,李中梓认为右寸可候肺胸中,王叔和则认为能候肺大肠,张景岳则以候肺心包。众多医家,有的曰甲脏腑如此,有的曰乙脏腑在此,一直在其中绕圈子。
中医的脉诊由此变得难以学习起来。大家分歧这么多,又没有确实的证据,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天才,大多数学医人只能是"在心易了,指下难明"了。
《伤寒论》时代的普遍的脉诊方法是否就是"独取寸口"呢?恐怕非也非也。否则《伤寒论》序中也不会这样写:"寸不及尺,握手不及足,人迎、趺阳,三部不参,动数发息,不满五十,短期未知决诊,九候曾无仿佛,明堂阕庭,尽不见察,所谓窥管而已。" 是学苑出版社 相见恨晚,呵呵我和你的想法一样,我本来啊是在找入门的方法,选了半天和你想的一样,应该从伤寒入手才是真正的方法,我的QQ691281229。期待和你相识 学习伤寒的捷径,就是胡希恕老的辩方证的理论是可行的,所谓的大道至简就是告诉人们应该怎么样才是有用的,支持你的观点
https://bbs.iiyi.com/images/smilies/default/victory.gif
https://bbs.iiyi.com/images/smilies/default/handshake.gif
很好的帖子,请继续! 写的太好了,期待继续写写你的体会,感谢! 还以为只有我读不太懂伤寒呢。继续学习。Q1140064666图片非本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