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站所有内容,全部转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交流适用,不作为治疗指导,如需就诊,请到当地医院就诊。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麦德威跟腱靴
查看: 468|回复: 26

卫气营血辨证纯属一派胡言,三焦辨证就是一堆废话——温病课学习笔记

[复制链接]

336

主题

1782

回帖

5986

积分

专家顾问

积分
5986
发表于 2011-7-3 09:47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吾辈本已成人,奈何威师以小人视之。令吾不得逃课,不准走神,只许老老实实做笔记……此笔记即师之**之产物也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一、什么才是真正的卫气营血
      卫气营血?营卫相对玄乎,气血倒较平易。尤其是血,看得见摸得着。好,我们就从血说起。
      “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……”这是生理书上说的,我们古人可不知道什么血浆、血细胞,他不喜欢研究这个,他只知道血是种红色的东西,如中基书上美其名曰“红色的液态样物质”。当然,对于血的生成,古人也不可能知道造血干细胞。他只知道人要吃饭,不吃饭就要死掉,所以说“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”。食物吃进去后经过脾胃消化吸收进入血管,而后通过心肺“化而为赤”,就生成了血。
      这是血。“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”,脾胃吸收的东西不仅生成了血,还生了气。那什么是气?《内经》上说这个气“如雾露之盖,润泽皮毛”,就像下雾下露水似的,遍布周身,起滋润皮肤毛发的作用。这什么意思?就是津液嘛。我们人机体内的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,细胞外液又分为血浆、组织液、淋巴、脑脊液等。古人不知细胞为何物,他不可能这样分。但他知道血管,“脉中为血,脉外为气”,待在血管内的为血,跑到血管外的就是气。
      这就是古人认识的气血。气血如此,何为营卫?营,营养;卫,保卫。二者皆非名词,而为动词。从词义上就可以看出它们并不是东西,世界上压根就没有这两种物质,它们只是气血在功能上的体现。“营行脉中,卫行脉外”,血在血管内的作用叫营,气在血管外的作用叫卫。从本体上说,就是气血;就阴阳而论,气血为阴,营卫为阳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二、卫气营血辨证纯属一派胡言
      前段所述,才是真正的卫气营血,是古人最初的实事求是的医学认识。后来哲学的发展影响了医学,中医从此走了歪路,不再实事求是了。
      哲学的“气”认为“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,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”。这当然是没错的,古人懒得去追寻什么分子、原子、质子,就干脆以一“气”论之。
      这个概念进入医学后,中医的“气”就变成了“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”。“气”在功能上的体现也不再仅仅指“卫”,卫气只是它的一种,之外还有脾气、肾气等脏腑之气,甚至还有了“营气”之说。在病理上,但凡功能性病变,就说是“气虚”,如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即“脾气虚”。
      这个时候,人们根本就不在乎“气”物质的一面,而是看重它功能的一面。但不在乎归不在乎,总不能前后自相矛盾。于是就把前面卫气营血的“气”改名为“津液”,从此气液分家,中医就此走入了漫漫长夜,人们不再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,总喜欢搞些虚无缥缈的东西。
      再后来到了叶天士,他就完全错了。因为他没看透卫气营血的“气”根本就不是后来从哲学引进来的“气”,而是指“津液”。如温病书上所说,“卫和气以躯体脏腑生理功能活动为主,营与血是营养全身的物质,故卫、气属阳,营、血属阴。”纯属一派胡言——气是卫的本体,怎么属阳;营是血的功能,怎么属阴?
      所以说,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一步错、步步错,纯属一派胡言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三、三焦本非“物”
      三焦为何物?三焦本非“物”。《难经》上说,三焦“有名而无形”。意思就是,这世上本没有三焦,只是人们觉得田间有沟渠,我们人体内的水液代谢也应该有通道。但他又搞不清这个通道到底是什么,于是就烦了,懒得搞了,就直接给它取了个“三焦”的名字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四、三焦辨证就是一堆废话
      后世呢,不但不“拨乱反正”,反而发展延伸,搞得三焦人不像人鬼不像鬼。到吴鞠通,基本就不成样子了,三焦不再指水液代谢的通道,而沦为温病辨证的手段了。而且这手段并不高明,就是一堆废话。
      吴鞠通这人,本来蛮不错的。他心知肚明《伤寒》是真知灼见,但却并未拘泥于此,发现《伤寒》空缺(失佚或本就空缺),就仿《伤寒》逐条叙证形式著《温病条辨》,而且还搞了“自辨”以防后人像注解《伤寒》一样“妄注”他的《温病条辨》。所以,《温病条辨》本为补缺而来,它也的确为《伤寒》补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证。但问题在于他并不满足,他还想搞个东西出来盖过张仲景,于是三焦辨证就此出炉。他以为他的三焦概括全身,无懈可击。哈!本来就属“虚无”的一堆废话,别人当然没法攻击了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五、结束语
      大家都知道中医是经验医学,证对应方。证在河西,方在河东,要想过河,就得有桥。桥是什么?就是中医的理论(包括辨证方法)。这个理论,有些是一般规律性的东西,这当然是宝贝,要好好继承;但也有好些是牵强附会、甚至凭空捏造的东西,那就是糟粕,必须大胆否定。只有这样,中医才有希望。
      本文仅一草稿、轮廓,我准备搞一这方面的专题论文,就此向大家征求宝贵意见,希望大家畅所欲言,多多益善。

0

主题

1773

回帖

2093

积分

主任医师

积分
2093
发表于 2011-7-3 11:3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caobi2500 于 2011-7-3 11:32 编辑
中医这东西 你愿意信就信 不信拉倒! 不信中医你就别学中医就得了!
能治病就可以了 西医不也是一步不发展的吗? 最开始的理论估计还不如内经呢

361

主题

1668

回帖

6779

积分

专家顾问

积分
6779
发表于 2011-7-3 18:4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其实蛮有道理的

0

主题

1809

回帖

2084

积分

主任医师

积分
2084
发表于 2011-7-3 18:45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中医的进步就是假设理论的淘汰过程,伤寒、温病也许是比较行之有效,而遗留下来了;;;;;;我们没有经验,只能假设他是正确去学习他,然后形成自己见解,不管后面是不是对的,你已经得到了自己的东西。。。但是该同学估计是比较西医,产生很大的反差,比如学习急诊,就会产生更大的反差。。。但我们涉足不深,实在没资格鄙薄这样一个行业。。。。。

0

主题

1809

回帖

2084

积分

主任医师

积分
2084
发表于 2011-7-3 19:2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再坏的人都有他的长处,再好的东东也有它的短处。中医只要用他的长处还是能发挥她的潜力的。

0

主题

1809

回帖

2084

积分

主任医师

积分
2084
发表于 2011-7-4 11:45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主还是没搞懂啊,也懒得搞就随随便便扣上胡言、废话的帽子。这和一些人随便说中医迷信、伪科学有什么区别吗?
---本消息发自手机[掌中爱医wap.iiyi.com]

336

主题

1782

回帖

5986

积分

专家顾问

积分
5986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7-4 11:58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一个研究内经的,能否因为六经不合经络,就说仲景的六经已不合内经本意,六经纯属胡言?
---本消息发自手机[掌中爱医wap.iiyi.com]

375

主题

1845

回帖

6350

积分

专家顾问

积分
6350
发表于 2011-7-4 12:0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人之所有,皆一气耳,又为何分出卫气营血精津液脉髓…呢?气分本来就指影响到津液,热盛津伤的阶段,和伤寒是相通的
---本消息发自手机[掌中爱医wap.iiyi.com]

349

主题

1764

回帖

6411

积分

专家顾问

积分
6411
发表于 2011-7-5 12:16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温病学可以说是中医中比较独特的一类,这样说吧,他和中医基础理论有着不少分歧。我父亲也是中医,他对温病学还是比较推崇,认为其中一些理论和症治还是比较有效。所以不要拿西医那套来看中医的理论,否则你会疯掉!

648

主题

1738

回帖

6540

积分

专家顾问

积分
6540
发表于 2011-7-23 20:5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呵呵,这里你的帖子很多啊,在说一句,楼主你很心急啊,着急的把西医于中医要结合啊,现在国外先进的西医学很多思想正在和中医靠拢,这个不必由你着急,你着急也没用,中国的西医现在都用的人家国外二十年前的。另外这个不管你怎么说,我管不着,只要疗效好就行了,是不是纸老虎,一点就知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医学隧道

GMT+8, 2024-12-24 04:32 , Processed in 0.156513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